武器性能
研發歷史編輯本段

85年中央調整了防空導彈的研制任務,上海航天局將主要精力放在紅旗61號武器系統的定型和紅旗64號的預研上,而中高空防空導彈的研制任務完全交給二院完成。經過2年的預研,各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,到88年三種型號的研制工作全面開展。與此同時,國務院、中央軍委正式批準紅旗64號的研制方案,并命名為紅旗6號導彈武器系統,為便于區別,原紅旗6號仍稱紅旗63號。
紅旗64號雖然是一種新的型號,但其與紅旗63號仍有很強的繼承性,如制導雷達(包括搜索雷達和跟蹤照射雷達)和大部分地面設備均采用了為紅旗63號研制的設備,少數進行了適應性修改。這些設備大多采用了80年代的新技術,如動目標顯示、頻率捷變、動目標跟蹤等,這不僅保證了系統的先進性,還大大加快了研制進程。除此之外,紅旗64號最大的特點是其具備了處理器智能模塊技術,使全系統變成有人工干預能力的指令控制系統,使其抗干擾能力、目標識別能力、反應能力大幅提高。
經過上海航天局多年的努力,紅旗64號外貿定型,并于同年以LY-60的名稱對外公開,而后在與國外同類導彈的競爭中中標,獲得了巴基斯坦海軍21型護衛艦防空導彈換型的合同,開創了我國艦空導彈出口的先河。
但是自用型由于各種方面的原因進展并不順利,幾次定型試驗均告失敗,嚴重影響了它的服役前景。2001年空用型經過多年研制終于以5發4中的成績率先完成了定型,標志著這種歷經坎坷的導彈即將完成研制。
設計編輯本段
系統構成編輯本段
一個典型的陸地紅旗-64導彈連由以下單元組成:一部4X4車載監視雷達、3部4X4車載跟蹤/照明雷達、一部應急電力支持車,以及6部6X6車載運輸/發射車,每部發射車配備5枚待發導彈,導彈均置于方形彈箱內。
技術參數編輯本段
發射重量:220kg
推進系統: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
打擊高度:0.03~12Km
打擊距離:1~18km
最大速度:4.0馬赫
制導方式:半主動雷達制導
彈頭:高爆彈(內含殺傷鋼珠和預制碎片)
系統反應時間:9秒
首發命中率:60~80%
媒體報道編輯本段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軍事戰略、軍事時事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
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,請 編輯
上一篇 衛生飛機 下一篇 貝爾X-5可變后掠翼飛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