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器性能
技術特點編輯本段

1.良好的雷達試驗環境:試驗機平臺內部空間大,不僅可滿足各種不同雷達的改裝要求,同時也可加裝大量的試驗支持設施以滿足不同雷達的使用要求,具有較好的通用性。
2.完善的測試條件:機載雷達通常需經過調整試飛,待性能穩定后方可開始定型試飛。由于現代雷達技術的復雜性,使得調整試飛的難度和周期大大增加。而試驗機由于得天獨厚的條件,可以加裝大量的專用測試設備,同時試飛工程師可直接上機參與調試工作,這些都為雷達調整提供了優越條件。
3.更長的留空時間:運-8雷達電子試驗機采用的成熟技術可以使其保持較高的出勤率,同時試驗機留空時間長,在一個飛行場次中可完成更多的試飛科目,極大地縮短雷達試飛周期。雷達電子試驗機自正式交付使用以來,先后承擔了多項機載多功能火控雷達的調整和定型試飛任務。從2000年8月至2002年末,共完成科研試飛216架次586飛行小時,為我國今后的雷達和航電系統試飛積累了寶貴經驗。特別是首次實現了雷達低空下視功能和多模式抗干擾科目試飛,這是過去在原型機上從未進行過的高、難、復雜試飛科目。美、英、俄、法等國外專業試飛機構,均配置有相當規模的各類專業試驗機,甚至像美國西屋公司這樣的電子廠商,都擁有自己的數種、數架專業試驗機,也正是這些試驗機成就了他們在飛行試驗領域的聲譽和輝煌。
改型編輯本段
自2004年下半年,關于運-8預警機的傳聞甚囂塵上。據稱新的預警機以運-8最新改型為載機平臺,機身頂部安裝一具約為機身1/3長度的“平衡木”式相控陣預警雷達。為配合預警機的需要,新運-8改型采取了換裝發動機、機翼改整體油箱、新型環控系統、新型液壓系統等改進措施。新改型被稱為“運-8飛機改進改型史上改動量最大、難度最大的一項研制任務”。從種種信息看,新改型似乎并非大幅改動了運-8的主要結構,與原來的運-8還是基本一致的。

2004年11月3日,兩架運-8F200型運輸機出口坦桑尼亞。當天,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將兩架運-8F200型運輸機移交給坦桑尼亞空軍。這是中國首次出口這種類型的運輸機。
2007年9月,由于正在尋求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(Antonov)的幫助以改進飛機,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(AVIC II)已經推遲了該公司新型Y8-F600民用運輸機的制造計劃。AVIC II總經理張洪飆對此表示:"安東諾夫設計局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強大的技術實力,我們現在正與來自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專家一起對Y8的氣動外形、結構及相關系統等方面進行評估,尋求他們的幫助對飛機進行改進。" 他還表示,AVIC II的最終目標是制造一架具有航空領域內先進技術水平的飛機,為此寧愿步伐放慢一點。Y-8F600飛機由AVIC II下屬的子公司陜西飛機工業公司負責研制。該公司副總裁劉斌(Liu Bin音

總結運-8型號如下:運-8A(S-70“黑鷹”直升機載機)、運-8B(民用型)、運-8C(全氣密型)、運-8D(出口型)、運-8E(無人機載機)、運-8H(民航機)、運-8F(載羊貨運型)和運-8X(海上巡邏機)。

總的來看,運-8共有16個型號:包括基本型、“黑鷹”直升機載機的A型、民用的B型、氣密的C型、出口的D型、無人機母機E型、運羊貨運F型、郵政F100型、氣密貨運F200型、三人制F400/F600型、航測H型、海軍警戒機J型,海上巡邏X型、雷達實驗機079號、空軍偵察型、電子干擾型。目前陜飛正在考慮運-8的后繼機型,包括研制全重提高至75噸的運-8改型,或伊爾-76,為之正向外爭取合作伙伴。
大事表編輯本段
1975年12月29日 運-8飛機在城固機場首飛;

1986年10月 6日 運-8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;
1987年12月 9日 兩架運-8飛機正式出口斯里蘭卡(下圖);
1990年12月17日 運-8氣密型飛機在城固機場首飛,試飛圓滿成功;
1992年 6月18日 運-8航測機通過部級鑒定,填補了我國自行研制該專業機型的空白;
1994年 1月25日 運-8F型號合格證(TC證)頒證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該型號成為我國第一個取得型號合格證的貨運飛機;
1994年 7月14日 出口緬甸的兩架運-8飛機交付;
1996年 5月11日 三架運-8郵航機正式交付郵政航空公司;
1997年11月17日 運-8F200型飛機型號合格證頒證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;
1998年 3月14日 出口伊朗的兩架運-8飛機飛出國門。
基本數據編輯本段
翼展38.0米

機長34.02米
機高11.16米
展弦比11.85
機翼面積121.86平方米
主輪距4.92米
前主輪距9.58米
螺旋槳直徑4.5米
貨艙(長×寬×高)13.5米×3.5米×2.6米
空機重量35488千克,
最大起飛重量61000千克
最大著陸重量58000千克
最大載油量22909千克
最大有效載量20000千克
最大平飛速度662千米/小時
巡航速度550千米/小時
起飛離地速度238千米/小時
著陸速度240千米/小時
起飛滑跑距離1270米
著陸滑跑距離1050米
海平面爬升率10米/秒
升限10400米
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30分
航程5620千米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軍事戰略、軍事時事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