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器性能
發展沿革編輯本段

黃蜂號的建造背景極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。由于美國在批準建造約克城號及企業號后,只剩下15,000噸可用作航母,海軍只好將原本近20,000噸的約克城級設計,縮減至15,000噸,以多造一艘航空母艦。結果,新造的黃蜂號比約克城級少了25%的設備重量,連引擎亦被大幅削弱。其引擎軸馬力為75,000軸馬力,比約克城級的120,000軸馬力、埃塞克斯級的150,000軸馬力、甚至輕型航母獨立級的100,000軸馬力,都低出不少。同時,黃蜂號基本上亦無有效裝甲,尤其是對魚雷的防御極為薄弱,后期追加的裝甲亦無法補救這致命缺陷。火炮方面,黃蜂號分別安裝了8座單管5英寸/38炮、4座4聯裝1.1英寸/75炮及24挺.50機槍。其中15枝機槍在后來被拆除,翻新時又裝上了30挺20毫米機槍。種種限制下,黃蜂號的龍骨在1936年4月1日置放,并于1939年4月4日下水,于1940年4月25日在波士頓陸軍軍需基地服役。首任艦長為約翰·里弗斯John W. Reeves, Jr海軍上校。
黃蜂號航空母艦(USS Wasp CV-7)是黃蜂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,也是美國第八艘以黃蜂命名的艦只。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,黃蜂號被迫多次降低噸位,使之看上去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縮小版本。在美國加入二次大戰后,黃蜂號先后參與了歐洲與太平洋海戰,于1942年被日軍潛艇擊沉。黃蜂號總共獲得兩顆戰斗之星。另外,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黃蜂號航空母艦 (CV-18)亦以黃蜂號為名,以示紀念。
性能數據編輯本段
艦型 | 航空母艦 |
艦級 | 黃蜂級 |
建造廠 | 霍河造船廠 |
動工日期 | 1936年4月1日 |
下水日期 | 1939年4月4日 |
服役日期 | 1940年4月25日 |
沉沒日期 | 1942年9月15日 |
除籍日期 | 1942年11月2日 |
標準排水量 | 14700噸 |
滿載排水量 | 19116噸 |
船身長 | 741尺4寸 |
舷寬 | 80尺8寸 |
吃水 | 19尺11寸 |
動力 | 6座鍋爐,2座反動式蒸汽輪機,2軸,極速29.5節 |
續航距離 | 12000海里/15節;出力75000軸馬力 |
編制人數 | 1800人(和平時期);2167人(戰時) |
武裝 | 建成時:CXAM-1 雷達;8座單管5英寸/38炮;4座4聯裝1.1英寸/75炮;24挺。50機槍 |
裝甲 | 60磅塔樓;艦側3.5英寸;舵機50磅 |
艦載機 | 設計:76架固定翼飛機;實際:84-90架固定翼飛機 |
航空設備 | 3座升降臺;甲板2座液壓彈射器;機庫2座液壓彈射器 |
服役動態編輯本段
和平時期
加入現役的黃蜂號,仍未完成適航測試,故此遲遲未有參與海軍任務。整個5月,黃蜂號都留在波士頓,在6月5日又進行了雷達檢測,然后獨自前往漢普頓錨地,于24日到達。稍后黃蜂號被派到加勒比海,并在關塔那摩灣慶祝了國慶日。黃蜂號也開始進行航母演練與飛行員選拔,日后海軍擊落數最多的王牌飛行員大衛·麥坎

8月21日,黃蜂號到外海進行引擎及舵機測試。期間,第七戰斗小隊(VF 7)及第七十二偵察小隊(VS 72)成功在黃蜂號起降。8月28日黃蜂進入諾??烁纱瑝],維修引擎,直到9月26日才完成所有適航測試。
10月11日,黃蜂號加入第三航母分隊(Carrier Division 3),并離開諾???。這次它載上了24架P-40陸軍戰機,試驗陸機與海機在航母的起飛能力。次日,陸軍飛機歷史性地成功在航母起飛。在二戰時期,這個優點令黃蜂號活躍于二戰戰場。演練后黃蜂號前往古巴,并在當地進行一般飛行練習。在11月26日至1941年初,它一度返回諾???,1941年1月27日才回到關塔那摩,進行較大型海軍演習。參與艦只包括得克薩斯號、游騎兵號及大量驅逐艦。返回諾??送局?,黃蜂號也模擬了一次夜戰。

3月7日,黃蜂號在哈特拉斯角(Cape Hatteras)對開,拯救了一艘因風暴失事的船只。乘客送返岸后,它隨即進入諾??烁纱瑝]修理受損輪機,并在防空炮四周加上護甲。至3月30日,黃蜂號則為海軍往來關塔那摩與諾??诉\送物資。
要到7月,黃蜂號才從乏味的航空演練及例行演習中接到重要任務。由于黃蜂號曾有陸航機升降經驗,故被派住冰島,運送戰機給予英國。7月23日,32個陸軍航空兵突然被派到艦上“臨時”值班,次日早上,30架P-40C陸軍戰機依次吊入機庫,緊接是一批陸軍機師及記者登艦。黃蜂號與第1機動部隊啟程,在8月6日,艦上的P-40C依次起飛,黃蜂號則與三艘護航艦返回諾???。

8月的黃蜂號除了進行飛行演練外,亦曾出海進行軍事任務。由于情報指德國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將在西大西洋攻擊商船,而消息亦被英國戰艦羅德尼號確認:他在8月30日曾一度在20哩外發現該艦。黃蜂號以中立巡航身份協助追蹤,并嚴格遵守“避免接觸”原則,以免引起外交風波。黃蜂號在8月至9月間,主要往來冰島-紐芬蘭-百慕大進行護航及運輸,期間海軍軍令部(Naval Operations)下達了攻擊命令:“擊沉所有發現到的德國及意大利戰艦!”事實上,在10月17日、28日與30日,就分別有三艘美國驅逐艦在大西洋被“未知”敵艦雷擊,其中勞本·詹姆斯號(Reuben James, DD-245)更被擊沉。不足兩個月后珍珠港事件發生,美國于12月11日正式向軸心國宣戰。
二戰早期

黃蜂號雖暫時未介入與德國的沖突,倒先參與了一場與維希法國的危機。美國海軍一直擔心在西印度群島的維希法國海軍,會試圖突破封鎖而返回法國,而錯誤情報又指法巡洋艦巴福勒爾號(Barfleur)已經離開港口。結果,黃蜂號與幾架巡洋艦及驅逐艦被派往馬提尼克,并警告法軍巴福勒爾號只能選擇留在港口,或者被擊沉。趕到的美軍艦隊卻發現巴福勒爾號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算出海,一直安待在港口,危機方告結束。1941年的圣誕節前夕,黃蜂號返回漢普頓錨地,并于數日后進入諾??舜瑥S進行大修。
1942年1月14日,完成大修的黃蜂號在美國東北海岸進行了一次巡邏。3月16日,在返回諾??酥H,黃

地中海

1942年4月14日,黃蜂號加入了以聲望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W艦隊,前往地中海。4月19日凌晨,黃蜂號摸黑通過直布羅陀海峽,以免被軸心國甚至西班牙軍發現。次日早上4時,F4F首先起飛警備,緊接是飛往馬耳他的噴火戰斗機,黃蜂號則即時調頭返回英國。不幸的是,噴火機隊中途被德國空軍發現并且伏擊,大半都被擊落。


而這幾天,戰爭的形勢亦起了變化。就在5月4日至5月8日之間,珊瑚海海戰爆發。美軍損失了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,而中途島上亦戰云密布,太平洋戰區極需要航空母艦支援。黃蜂號由英國趕回美國,在6月6日返抵諾???,并進行維修。巧合的是,當日中途島海戰剛好結束。美軍又失去了約克城號,而薩拉托加號于1月初被魚雷所傷,當時仍在本土進行維修。換言之,太平洋上美國只有企業號及大黃蜂號兩艘大型航空母艦。黃蜂號加入太平洋戰線,變得逼在眉睫。
瓜島戰役
1942年6月19日,黃蜂號抵達圣迭戈,并裝載飛機。7月1日,黃蜂號則為數艘運輸艦護航至湯加。抵達努庫阿洛法四日前,黃蜂號的引擎發生故障,有賴維修員迅速更換輪機零件,黃蜂號才得以在18日順利抵港。

7月4日,日軍登陸瓜達爾卡納爾。由于瓜島為戰略要地,美軍決定先在此進行反攻。黃蜂號、薩拉托加號與企業號都加入了弗萊徹的支援艦隊,準備提供空中支援。8月6日,黃蜂號與兩艘重巡洋艦抵達,并于早上5時放出機隊。由于當日云層極厚,日軍偵察機未有發現美軍,登陸大致順利,除了一架F4F因用盡燃油而逼降在企業號,其他飛機都安全返回黃蜂號。7時黃蜂號第二批機隊出發,并摧毀了殘存的登陸障礙及碉堡。
8月8日,黃蜂號改為登陸部隊進行空中掩護。當日,大批日本戰機反擊,三艘航空母艦在倉促下派戰機,與日本戰機正面交鋒。由于雙方不相上下,而據弗萊徹在傍晚的報告,他只有78架戰機在手,而三艘航母的飛行燃料已將用盡。故此他下令三艘航母撤離。就在當日半夜,薩沃島海戰爆發。缺乏空中支援與及有效指揮的美軍艦隊大敗,不過卻無損登陸進程。
8月23日,正當艦隊面對日軍三艘航母之際,黃蜂號因缺油而調離戰場,沒有參與到東所羅門海戰。海戰后,企業號與薩拉托加號都受損而退下火線,進行維修,太平洋上可作戰的大型航母就只剩下黃蜂號與大黃蜂號。然而,黃蜂號卻未能在未來戰役作更多貢獻。
沉沒收場
9月15日,黃蜂號與大黃蜂號的艦隊在瓜島東南巡邏。當日中午,黃蜂號的機隊完成例行偵察,并降落補

由于美軍通訊不佳,而大黃蜂號又剛好阻礙了視角,其他艦只無從得知黃蜂號有何意外,只看到黃蜂號濃煙密布、漸漸失速傾側、水兵忙于將起火的飛機拋到海中。數分鐘后蘭斯當號驅逐艦(Lansdowne)也曾發出不完整的魚雷警告。直到51分,奧拜恩號驅逐艦(O'Brien)被第五支魚雷擊中,所有水兵都看到濺起

由于火勢猛烈,而黃蜂號的防御脆弱,令艦身承受極大沖擊。3時20分,艦長下令棄船。4時正,艦員全體撤離。稍后艦體又先后有四次爆炸,美軍下令蘭斯當號發射魚雷擊沉黃蜂號。諷刺的是,由于美軍的Mark 15魚雷的技術缺陷,首兩支魚雷未有引爆,蘭斯當號的魚雷兵索性將魚雷由磁性引爆改為接觸引爆,將艦上最后三支魚雷射往黃蜂號。然而,黃蜂號到晚上9時,才完全沉沒。這次攻擊造成黃蜂號上193人陣亡,367人受傷。

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軍事戰略、軍事時事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